
10月28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举行的“2025科研成果转化签约仪式”上传来消息:2025年,曙光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提速,共签订成果转让协议7项,合同总金额达4400万元。现场举行多项重点成果签约,涵盖中药制剂、医疗器械、智慧中医药产品等多领域。
近年来,曙光医院紧抓国家成果转化政策机遇,持续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比如,优化“科研成果转化收益80%归课题组自主分配”的激励政策,显著提升科研人员积极性。
与此同时,曙光医院搭建“产学研医”协同平台,与天士力、太极药业、玉森药业等企业共建新药临床转化实验室和院内制剂筛选平台;组建覆盖全院知识产权与技术转化服务网络,培养30多名专业人才,全面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专业化与落地效能。
一系列创新举措带来显著成效。近年来,曙光医院已签订成果转让及合作开发协议17项,合同总金额超过1亿元。其中,院内制剂备案16项,成功转让7项,已有2个项目获得国家1.1类中药新药临床批件,实现了从科研成果到产业产品的跃迁。
多年来,曙光医院有不少院内制剂受到患者欢迎。比如,青玉散胶囊就是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经验方,寓意“青出于蓝、玉汝于成”,由青黛、三七、珍珠粉等多种中药粉剂组成,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瘀热证。又比如坎离颗粒,这是曙光医院心血管科院内特色制剂。这些院内制剂都在转化进程中。
曙光医院已连续四年入选“上海市医学创新转化十强医疗机构”,两度跻身“中国医院创新转化100强”,在2024年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中位列第三。曙光医院院长房敏教授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完善“临床问题、科学研究、成果验证、产业转化”的闭环机制,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贡献“曙光力量”。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