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想象过皮卡丘、海绵宝宝和哆啦A梦一起在奶油雪山上滑雪吗?这是青年艺术家董丹丹在第十一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上的布面油画《甜山》。这幅“童年回忆杀”满满的作品,正是今年青艺博“年轻态”的最佳诠释。
11月5日,“城市漫游”——2025年(第十一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暨(第四届)全国青年艺术邀请大展将在海派艺术馆开幕,集结近200位青年艺术家、上千件作品。
走进展厅,就像走进一个青年艺术生态全景图:“青艺·视界”带你深入三个策展单元。比如“之间”,聚焦海外留学的“文化混血儿”,他们把那种“既不属于这里,也不完全属于那里”的夹缝感,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而“我们这一代”像一场跨越80、90、00后的记忆共享计划——就是我们一边舔冰淇淋一边看动画片的那个夏天!
另一边,“青艺·起点”则像艺术家的“新手村”,展出像施歌《星尘的游历-1》、缪雨菲《羽叶摇翠时》这样的潜力作品。
这届青艺博,艺术真的“出街”了。它不再只待在美术馆里,而是溜进商场、咖啡馆、社区广场……你甚至可以在街角书店撞见一个“微型艺术展”。这就是“城市漫游”的真正玩法,艺术不再需要你正襟危坐地去“打卡”,而是变成日常中的一场场偶遇。
更接地气的是“艺术品超市”,这里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天价标签,只有“买得起的艺术品”,和让年轻人玩得转的“艺术IP授权”。
青艺博走到第十一年,它已不只是展览,而是一个从创作、展示到交易的全产业链“艺术平台”。扎根闵行三年,它带动了30多家艺术机构落地,也让“艺术青年”真正成为一种职业可能。
这个秋天,如果你在上海,不妨来青艺博“漫游”一下。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